原创青铜引3天前我要分享
引:
传说在日(本)平.安时代,是一个人类和妖怪共同生活的时期。在那个年代的京.都,每到夜晚街上都空无一人,这时候各种奇奇怪怪的妖怪会陆续出现,像是庙会一样在街上游荡……
^_^这篇文是引.用“百鬼夜行”里的原型,和我国南北朝的一段历史,写的小说~
百鬼夜行の砚魂
据说有个人从深山中得到一块石头,做成一方砚台摆在书案上。这夜,他正在读《平家物语》,砚台里的墨汁突然像海浪般波涛汹涌,并出现两队船只和人马,俨然书中激战的情景。
===
九岁那年,他终于结束了幽禁岁月,走出那阴霾灰暗的院落。
虽是烈日酷暑,方获自由的他倒也不觉得怎样难受,直到冰莹的清露落入心间,他才恍然察觉周围竟如此燥热,不由望着那泓清露的源泉。
“你表妹自幼不喜言笑,很卓殊吧。”淮阳长公主见侄儿颇为好奇地看着自己的掌上明珠,疼爱地将女儿搂进怀里,微笑道。
“表妹的目光清澈如流,可以濯洗心灵。”他看着她凝水含露的秀目,暗淡的眼眸仿佛照进了清亮的天光:“表妹叫什么名字? ”
“乳名叫心儿,大名还未取定。”淮阳长公主代女儿答道。
“嗯……叫‘采薇’怎样?”他正读到《诗》中的《采薇》觉得这清雅秀婉的名字配她再相称不过。
“乙弗采薇,如何?”淮阳长公主询问怀中的女儿。
“采薇谢过炬表兄。”她颔首道谢,娓娓清音宛若露珠划过荷叶。
“表妹真是聪颖姝绝,仪静体娴若淑女,洞悉无遗胜孔明。”他笑着,指尖轻碰她的脸颊,一霎间,仿佛点开了花霄云梦,娉婷笑颜绽放如霞,他的心匣收进了生命中第一抹虹光。
他虽得到赦免,重归皇族属籍,但父母早已被处死,朝中并无依靠,唯有自己发奋努力,练就文韬武艺,才能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存一席之地。因此虽然心有所念,却不能时常和她见面。
那日,皇族子弟相邀一同去山间狩猎,回城后便在一位王叔的府中设宴,几位王妃和长公主也带着女儿们赴宴。
介时,众人正在嘲笑他从山中带回的石头:“哈哈,堂弟可真有你的,我们是去狩猎,不是去服役啊,你搬回一块石头做什么。”
“堂兄是想向我们彰显他力气大吧。”
“那也挑块好看的呀,这块石头又黑又怪,太难看了。”
“不是说‘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’吗,外表奇怪,里面更有可能藏乾坤呢。”清越舒婉的声音响起,将他眉间心上的不悦全然拂去。
“许久没见,采薇都长这么高了。”时光如水,他已长成英武俊逸的少年,她亦出落为秀逸窈窕的少女,不变的,是那双清澈恬静的眸,只要被她望着,就觉心绪平宁,和风化雨。
“炬表兄以为采薇还是小孩子么,我都十三岁、”
“接下来就该觅如意郎君了!”她话还未说完,几个表兄表姐便打趣起来。
“什么呀。”她捂住耳朵,第一次露出怄气的神情,大家皆不想好脾气的表妹败兴,纷纷住了口。
“还生气么?”他问道。
“哪至于呀,只是不想他们再说这事,佯装的。”她浅笑如诗,纤纤玉手放在古怪的山石上,一点都不介意:“炬表兄,把这块石头送给采薇吧。”
“不觉得这块石头丑吗?”他有些好奇。
“我已经说啦,这块石头也许很奇奥呢,再说了,炬表兄喜欢的,自是好的。”
“是啊,比如你。”
“……炬表兄说什么呢。”她脸颊漫上绯红,宛若美酒熏染的桃花。
“唔,采薇是要我再说一遍吗?”她侧头避开,却被他握住手腕,温热的气息继续在她耳畔徜徉:“等你再长大一些,我再强大一些,就嫁给我,可好?”
“好。”
一诺千金的力量,让他的奋发之心愈加向上,三年后,他已官至将军。这日,雨过初霁,他正在军.营操.兵,抬头望见一抹虹,心头牵系的红线倏然一紧,忙忙从袖口拿出手绢,写下誓言,飞鸽传信。
“吾心亦然。”她次日便回了信,寥寥四字,燃起他心火如炬。
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他执起她的手,看着自己的笑容映在她冰莹澄澈的眼眸,心意相通:“虽说眼下朝中动荡,天下不定,但采薇的目光,却能许我一个温暖平宁的天地。”
“那是因为,我看着的人,是炬表兄啊。”她羞赧地低头,脸颊的红霞漫上他的心口。
“还是炬表兄么?”他逗趣道。
“炬、炬郎。”她轻咳一声,羞涩地转了话锋:“对了,你当初把那块石头带下山,是不是因为它会发光?”
“哦,你也看见了?我见那块石头有隐隐的光芒,觉得它有灵性,就带下山来,结果没一个人看出它的奇妙之处,反而将我嘲笑一通,唯有你、”
“其实、我也没看出来。”她噗嗤一笑。
“啊?”
“我是帮你解围嘛。”她浅笑盈盈:“说来奇怪哦,那天我给你回信之后,到庭院赏花,就远远看见这块石头散发着光彩。”
“看来这块石头,是我们的试心石。”
“嗯,兴许就是呢。我用它给你置了几件礼物,原是觉得有灵性,你用起来会更称心,现下看来,可能还多了个用处。”她眨眨眼睛,起身到红檀屏风后边开箱取出两个锦匣:“以后你倘若对我生厌,这些器物想必也会跟着黯然失色吧。”
“说什么傻话,我哪怕厌倦了自己,都不会厌倦你。”他霸道地在她唇上落下一吻,封住她的话。
他伸手打开锦匣,一个里面放着砚台、镇纸等文房器具,另一个则是一套短刀和匕首,做工虽不算上上层,但自有别致之处,连雕凿的花纹都是他没见过的,不由惊喜道:“你亲手做的?”
“是呀,还喜欢吗?”她开心地问。
他却一把拽起她的右手,将手指上的玉戒摘了下来,果然露出一道伤疤:“刻的时候划伤了?我就奇怪呢,你素来不喜欢金银珠玉,怎么会带起戒指来。”
“哎呀,不要识破人家嘛,我想表露得心灵手巧一点。”
“是,夫君知道了。”他温柔地拥她入怀,风流旖旎,缱绻柔情——
时光若水 潺潺流泻,十年一日,谱写着温馨长情的曲谣。可惜幸与不幸皆在悄悄降临。
时局(动)乱,朝.内纷争,从将军到太尉,从太尉到都督,最后……一让再让,还是没能推却那风雨飘摇的皇位。
“别担心,水里火里,我都陪着你。”她握着他的手,指尖轻抚他眉间的褶皱。
两人的情丝系得那样紧,相伴一世的誓言刻骨铭心。他原以为,即便失去一切,都不会失去她,怎料……第一份息争,就是以她为代价。
“皇上当以江山社稷为重,舍一己之情,换天下太平。”
月华若雪,透过斑驳的宫墙洒下满地凄清,他步履艰难地来到幽静的别宫,这幽冷得近乎凝滞的囚笼,她依旧端坐如莲,为他默默承受着一切。
一下一下……斩断三千青丝,心底缠绕盘结的情丝亦受到了牵连,疼痛漫延,沁骨的愁怨。
迎娶柔然公主那日,春回大地,繁花十里,鼓乐之声直拂云霄,将整座皇城染上喜气,可他耳边,却是笃笃的木鱼清音,声声揪心。
“皇上在想什么,被废黜的老女人么?”柔然公主一袭华丽盛装,年轻娇颜似三月桃花,可那双燃着妒火的眼睛,却让人只想逃离。
“我在柔然便听可汗说了,皇上因舍不得人老珠黄的嫡妻,废后时犹豫了许久,我还不信呢,如今看来,我果真是你们西魏的一场计策,企图用我来息/战,你以为我会让你们得逞、”
“当然不是。”他急忙拽住柔然公主的胳膊:“我是诚心迎公主为后,倾慕公主的美貌与才情。”
“是么?”柔然公主巧笑倩兮:“可是,我还没看到诚意啊。”
“公主要我怎样做?”
“既是被废出家,为何还赖在别宫,不该寻个清静去处么!”
“……知道了。”
“采薇、”
“炬郎画一幅自己的画像,让我带走吧,今后我看着画像,就好似你还陪着我一样。”她的声音很轻,生怕触到彼此心底的弦,可悲痛疯长,不消触及,已是一阵泪雨淋漓。
她走到书案边,拿起墨锭研墨。他低头看去,试心石做的砚台早已收敛光芒,如漆黑的夜空般浓郁,冰莹的泪珠落在砚台上,心也随之支离破碎。
离别那日,亦如初见时的炎炎烈日,他看着她眸中的自己,瑟瑟发抖的身影,宛若伫立在严风寒雪之中。
“于我而言,同你分别,才是真正的乱世。”他眷恋地握住她的手,纤细冰凉,和自己一同困在天凝地闭的冰雪囚笼。
“皇上又走什么神啊。”柔然公主不悦地扯下他腰间的匕首:“怎么戴着快破石头,我给的金佩刀为何不戴?还有这砚台、笔洗什么的,居然都是石头做的,她是为了彰显自己有多俭朴吗,沽名钓誉的伎俩!”
他闭口不答,柔然公主却将目光落在砚台上:“其它物件都黑漆漆的,唯这砚台有些意思,花纹上还有一抹红色,像虹光。”
虹光?他恍然想起她手指上的伤痕,是刻凿砚台时划伤的吧。
不及他反应,柔然公主已将砚台端起,藏在下面的信笺赫然显现——等着我、
“那个废后究竟哪里好,让你这样失魂落魄!我一定会取代她的……”似诅咒般,柔然公主狠狠砸碎了砚台,石片迸裂,宛若一场狰狞的噩梦。
次年春,柔然再次大举南侵,流言像荒草般蔓延疯长。
“定是因为废后乙弗氏的缘故,柔然公主一直不肯放下心中芥蒂。”
“是啊,柔然公主已经有了身孕,但太子之位却未曾动摇,太子以后定会将废后接回宫中,柔然岂肯受辱。”
“……”
“公主,太好了!皇上已经传令下去,让废后自尽了。”宫娥兴冲冲地来报。
“呵,嫁到西魏这么久,还是第一次如此快心。”柔然公主嫣然一笑,柔荑轻抚着圆隆的肚腹:“待我这嫡皇子出生,就没他们什么事了。”
“是呀,公主好生歇养,将来必定荣宠无双。”
柔然公主又一次烦郁地从梦中醒来,蓐期临近,她本该欢喜,却愈加心神不定。
“公主?”宫娥疑惑地看着柔然公主诧异的神情。
“这人是谁,胆敢如此不敬,走进来连礼也不行,还不快赶出去!”
“什么……公主,您说什么?”宫娥环顾四周,不由惧怕起来,偌大的寝殿除了侍立的宫娥之外,哪有其它人。
“把她赶出去!”柔然公主仍旧说着那句话,扯下金钩上的帷幔,躲进床榻里。
柔然公主在剧痛中挣扎着,濒临涣散的眸光望向窗边,穿着凤袍的女子如水莲花般亭亭立在那里,分明是初秋天气,却有煌煌阳光倾泻而下,将女子簇拥在金色的祥云中,她的袖口垂下一方泛旧的丝绢,是柔然公主熟悉的字迹——“结发夫妻,相伴相依。此生情爱,倾注于卿。”
“皇上,皇后难产,情形危急!”侍从急匆匆地奔进宫殿。
他却似未听见般,继续埋头拼着那些破碎的残片,手指被划伤也毫不在意。终将砚台重新拼好,在那恍如隔世的朦胧光晕中,伊人温柔地望着他,似重遇,又似诀别——
【历史小记】
公元535年,元宝炬登基为帝,建西魏。立嫡妃乙弗氏为皇后,嫡长子元钦为太子。
当时柔然强盛,对西魏构成极大威胁,权臣宇文泰劝元宝炬娶柔然头兵可汗之女为皇后,结好柔然。但帝后二人情爱甚笃,元宝炬不忍废后,宇文泰苦劝其以社稷为重。
公元538年,元宝炬无奈废乙弗氏,让她逊居别宫、削发为尼。迎柔然公主郁久闾氏为皇后,郁久闾氏性情极妒,十分不满乙弗氏还住在都城。元宝炬只好遣武都王元戊(两人的次子)为秦州刺史,与母亲乙弗氏一同赴镇。但元宝炬心中仍对乙弗氏念念不忘,密令其养发,有追还之意。
公元540年春,柔然再次大举南侵,许多人认为是因乙弗氏的缘故。元宝炬忍痛赐令乙弗氏自尽。乙弗氏哭道:“愿皇上千秋万岁,天下平安,吾死亦无恨。”说完就进入室内,用被子自压而死,时年三十一岁。
同年,郁久闾氏怀孕待产,住在瑶华殿,听见狗吠之声,心情十分不快。又见一名妇人盛装打扮来其居所,她问旁人此女是谁,但众人都没看到有人出没,于是有人认为她看见的是乙弗氏的冤魂。不久,郁久闾氏难产而死,时年十六岁。
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收藏举报投诉
引:
传说在日(本)平.安时代,是一个人类和妖怪共同生活的时期。在那个年代的京.都,每到夜晚街上都空无一人,这时候各种奇奇怪怪的妖怪会陆续出现,像是庙会一样在街上游荡……
^_^这篇文是引.用“百鬼夜行”里的原型,和我国南北朝的一段历史,写的小说~
百鬼夜行の砚魂
据说有个人从深山中得到一块石头,做成一方砚台摆在书案上。这夜,他正在读《平家物语》,砚台里的墨汁突然像海浪般波涛汹涌,并出现两队船只和人马,俨然书中激战的情景。
===
九岁那年,他终于结束了幽禁岁月,走出那阴霾灰暗的院落。
虽是烈日酷暑,方获自由的他倒也不觉得怎样难受,直到冰莹的清露落入心间,他才恍然察觉周围竟如此燥热,不由望着那泓清露的源泉。
“你表妹自幼不喜言笑,很卓殊吧。”淮阳长公主见侄儿颇为好奇地看着自己的掌上明珠,疼爱地将女儿搂进怀里,微笑道。
“表妹的目光清澈如流,可以濯洗心灵。”他看着她凝水含露的秀目,暗淡的眼眸仿佛照进了清亮的天光:“表妹叫什么名字? ”
“乳名叫心儿,大名还未取定。”淮阳长公主代女儿答道。
“嗯……叫‘采薇’怎样?”他正读到《诗》中的《采薇》觉得这清雅秀婉的名字配她再相称不过。
“乙弗采薇,如何?”淮阳长公主询问怀中的女儿。
“采薇谢过炬表兄。”她颔首道谢,娓娓清音宛若露珠划过荷叶。
“表妹真是聪颖姝绝,仪静体娴若淑女,洞悉无遗胜孔明。”他笑着,指尖轻碰她的脸颊,一霎间,仿佛点开了花霄云梦,娉婷笑颜绽放如霞,他的心匣收进了生命中第一抹虹光。
他虽得到赦免,重归皇族属籍,但父母早已被处死,朝中并无依靠,唯有自己发奋努力,练就文韬武艺,才能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存一席之地。因此虽然心有所念,却不能时常和她见面。
那日,皇族子弟相邀一同去山间狩猎,回城后便在一位王叔的府中设宴,几位王妃和长公主也带着女儿们赴宴。
介时,众人正在嘲笑他从山中带回的石头:“哈哈,堂弟可真有你的,我们是去狩猎,不是去服役啊,你搬回一块石头做什么。”
“堂兄是想向我们彰显他力气大吧。”
“那也挑块好看的呀,这块石头又黑又怪,太难看了。”
“不是说‘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’吗,外表奇怪,里面更有可能藏乾坤呢。”清越舒婉的声音响起,将他眉间心上的不悦全然拂去。
“许久没见,采薇都长这么高了。”时光如水,他已长成英武俊逸的少年,她亦出落为秀逸窈窕的少女,不变的,是那双清澈恬静的眸,只要被她望着,就觉心绪平宁,和风化雨。
“炬表兄以为采薇还是小孩子么,我都十三岁、”
“接下来就该觅如意郎君了!”她话还未说完,几个表兄表姐便打趣起来。
“什么呀。”她捂住耳朵,第一次露出怄气的神情,大家皆不想好脾气的表妹败兴,纷纷住了口。
“还生气么?”他问道。
“哪至于呀,只是不想他们再说这事,佯装的。”她浅笑如诗,纤纤玉手放在古怪的山石上,一点都不介意:“炬表兄,把这块石头送给采薇吧。”
“不觉得这块石头丑吗?”他有些好奇。
“我已经说啦,这块石头也许很奇奥呢,再说了,炬表兄喜欢的,自是好的。”
“是啊,比如你。”
“……炬表兄说什么呢。”她脸颊漫上绯红,宛若美酒熏染的桃花。
“唔,采薇是要我再说一遍吗?”她侧头避开,却被他握住手腕,温热的气息继续在她耳畔徜徉:“等你再长大一些,我再强大一些,就嫁给我,可好?”
“好。”
一诺千金的力量,让他的奋发之心愈加向上,三年后,他已官至将军。这日,雨过初霁,他正在军.营操.兵,抬头望见一抹虹,心头牵系的红线倏然一紧,忙忙从袖口拿出手绢,写下誓言,飞鸽传信。
“吾心亦然。”她次日便回了信,寥寥四字,燃起他心火如炬。
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他执起她的手,看着自己的笑容映在她冰莹澄澈的眼眸,心意相通:“虽说眼下朝中动荡,天下不定,但采薇的目光,却能许我一个温暖平宁的天地。”
“那是因为,我看着的人,是炬表兄啊。”她羞赧地低头,脸颊的红霞漫上他的心口。
“还是炬表兄么?”他逗趣道。
“炬、炬郎。”她轻咳一声,羞涩地转了话锋:“对了,你当初把那块石头带下山,是不是因为它会发光?”
“哦,你也看见了?我见那块石头有隐隐的光芒,觉得它有灵性,就带下山来,结果没一个人看出它的奇妙之处,反而将我嘲笑一通,唯有你、”
“其实、我也没看出来。”她噗嗤一笑。
“啊?”
“我是帮你解围嘛。”她浅笑盈盈:“说来奇怪哦,那天我给你回信之后,到庭院赏花,就远远看见这块石头散发着光彩。”
“看来这块石头,是我们的试心石。”
“嗯,兴许就是呢。我用它给你置了几件礼物,原是觉得有灵性,你用起来会更称心,现下看来,可能还多了个用处。”她眨眨眼睛,起身到红檀屏风后边开箱取出两个锦匣:“以后你倘若对我生厌,这些器物想必也会跟着黯然失色吧。”
“说什么傻话,我哪怕厌倦了自己,都不会厌倦你。”他霸道地在她唇上落下一吻,封住她的话。
他伸手打开锦匣,一个里面放着砚台、镇纸等文房器具,另一个则是一套短刀和匕首,做工虽不算上上层,但自有别致之处,连雕凿的花纹都是他没见过的,不由惊喜道:“你亲手做的?”
“是呀,还喜欢吗?”她开心地问。
他却一把拽起她的右手,将手指上的玉戒摘了下来,果然露出一道伤疤:“刻的时候划伤了?我就奇怪呢,你素来不喜欢金银珠玉,怎么会带起戒指来。”
“哎呀,不要识破人家嘛,我想表露得心灵手巧一点。”
“是,夫君知道了。”他温柔地拥她入怀,风流旖旎,缱绻柔情——
时光若水 潺潺流泻,十年一日,谱写着温馨长情的曲谣。可惜幸与不幸皆在悄悄降临。
时局(动)乱,朝.内纷争,从将军到太尉,从太尉到都督,最后……一让再让,还是没能推却那风雨飘摇的皇位。
“别担心,水里火里,我都陪着你。”她握着他的手,指尖轻抚他眉间的褶皱。
两人的情丝系得那样紧,相伴一世的誓言刻骨铭心。他原以为,即便失去一切,都不会失去她,怎料……第一份息争,就是以她为代价。
“皇上当以江山社稷为重,舍一己之情,换天下太平。”
月华若雪,透过斑驳的宫墙洒下满地凄清,他步履艰难地来到幽静的别宫,这幽冷得近乎凝滞的囚笼,她依旧端坐如莲,为他默默承受着一切。
一下一下……斩断三千青丝,心底缠绕盘结的情丝亦受到了牵连,疼痛漫延,沁骨的愁怨。
迎娶柔然公主那日,春回大地,繁花十里,鼓乐之声直拂云霄,将整座皇城染上喜气,可他耳边,却是笃笃的木鱼清音,声声揪心。
“皇上在想什么,被废黜的老女人么?”柔然公主一袭华丽盛装,年轻娇颜似三月桃花,可那双燃着妒火的眼睛,却让人只想逃离。
“我在柔然便听可汗说了,皇上因舍不得人老珠黄的嫡妻,废后时犹豫了许久,我还不信呢,如今看来,我果真是你们西魏的一场计策,企图用我来息/战,你以为我会让你们得逞、”
“当然不是。”他急忙拽住柔然公主的胳膊:“我是诚心迎公主为后,倾慕公主的美貌与才情。”
“是么?”柔然公主巧笑倩兮:“可是,我还没看到诚意啊。”
“公主要我怎样做?”
“既是被废出家,为何还赖在别宫,不该寻个清静去处么!”
“……知道了。”
“采薇、”
“炬郎画一幅自己的画像,让我带走吧,今后我看着画像,就好似你还陪着我一样。”她的声音很轻,生怕触到彼此心底的弦,可悲痛疯长,不消触及,已是一阵泪雨淋漓。
她走到书案边,拿起墨锭研墨。他低头看去,试心石做的砚台早已收敛光芒,如漆黑的夜空般浓郁,冰莹的泪珠落在砚台上,心也随之支离破碎。
离别那日,亦如初见时的炎炎烈日,他看着她眸中的自己,瑟瑟发抖的身影,宛若伫立在严风寒雪之中。
“于我而言,同你分别,才是真正的乱世。”他眷恋地握住她的手,纤细冰凉,和自己一同困在天凝地闭的冰雪囚笼。
“皇上又走什么神啊。”柔然公主不悦地扯下他腰间的匕首:“怎么戴着快破石头,我给的金佩刀为何不戴?还有这砚台、笔洗什么的,居然都是石头做的,她是为了彰显自己有多俭朴吗,沽名钓誉的伎俩!”
他闭口不答,柔然公主却将目光落在砚台上:“其它物件都黑漆漆的,唯这砚台有些意思,花纹上还有一抹红色,像虹光。”
虹光?他恍然想起她手指上的伤痕,是刻凿砚台时划伤的吧。
不及他反应,柔然公主已将砚台端起,藏在下面的信笺赫然显现——等着我、
“那个废后究竟哪里好,让你这样失魂落魄!我一定会取代她的……”似诅咒般,柔然公主狠狠砸碎了砚台,石片迸裂,宛若一场狰狞的噩梦。
次年春,柔然再次大举南侵,流言像荒草般蔓延疯长。
“定是因为废后乙弗氏的缘故,柔然公主一直不肯放下心中芥蒂。”
“是啊,柔然公主已经有了身孕,但太子之位却未曾动摇,太子以后定会将废后接回宫中,柔然岂肯受辱。”
“……”
“公主,太好了!皇上已经传令下去,让废后自尽了。”宫娥兴冲冲地来报。
“呵,嫁到西魏这么久,还是第一次如此快心。”柔然公主嫣然一笑,柔荑轻抚着圆隆的肚腹:“待我这嫡皇子出生,就没他们什么事了。”
“是呀,公主好生歇养,将来必定荣宠无双。”
柔然公主又一次烦郁地从梦中醒来,蓐期临近,她本该欢喜,却愈加心神不定。
“公主?”宫娥疑惑地看着柔然公主诧异的神情。
“这人是谁,胆敢如此不敬,走进来连礼也不行,还不快赶出去!”
“什么……公主,您说什么?”宫娥环顾四周,不由惧怕起来,偌大的寝殿除了侍立的宫娥之外,哪有其它人。
“把她赶出去!”柔然公主仍旧说着那句话,扯下金钩上的帷幔,躲进床榻里。
柔然公主在剧痛中挣扎着,濒临涣散的眸光望向窗边,穿着凤袍的女子如水莲花般亭亭立在那里,分明是初秋天气,却有煌煌阳光倾泻而下,将女子簇拥在金色的祥云中,她的袖口垂下一方泛旧的丝绢,是柔然公主熟悉的字迹——“结发夫妻,相伴相依。此生情爱,倾注于卿。”
“皇上,皇后难产,情形危急!”侍从急匆匆地奔进宫殿。
他却似未听见般,继续埋头拼着那些破碎的残片,手指被划伤也毫不在意。终将砚台重新拼好,在那恍如隔世的朦胧光晕中,伊人温柔地望着他,似重遇,又似诀别——
【历史小记】
公元535年,元宝炬登基为帝,建西魏。立嫡妃乙弗氏为皇后,嫡长子元钦为太子。
当时柔然强盛,对西魏构成极大威胁,权臣宇文泰劝元宝炬娶柔然头兵可汗之女为皇后,结好柔然。但帝后二人情爱甚笃,元宝炬不忍废后,宇文泰苦劝其以社稷为重。
公元538年,元宝炬无奈废乙弗氏,让她逊居别宫、削发为尼。迎柔然公主郁久闾氏为皇后,郁久闾氏性情极妒,十分不满乙弗氏还住在都城。元宝炬只好遣武都王元戊(两人的次子)为秦州刺史,与母亲乙弗氏一同赴镇。但元宝炬心中仍对乙弗氏念念不忘,密令其养发,有追还之意。
公元540年春,柔然再次大举南侵,许多人认为是因乙弗氏的缘故。元宝炬忍痛赐令乙弗氏自尽。乙弗氏哭道:“愿皇上千秋万岁,天下平安,吾死亦无恨。”说完就进入室内,用被子自压而死,时年三十一岁。
同年,郁久闾氏怀孕待产,住在瑶华殿,听见狗吠之声,心情十分不快。又见一名妇人盛装打扮来其居所,她问旁人此女是谁,但众人都没看到有人出没,于是有人认为她看见的是乙弗氏的冤魂。不久,郁久闾氏难产而死,时年十六岁。
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